RFID标准暗战【新闻&资讯】
RFID标准暗战
当EPCglobal、AIM global、ISO、UID等国际RFID(电子标签)标准组织声势浩大地“进军”中国市场时,信息产业部、国标委、科技部等机构纷纷提出各自建立中国RFID标准体系的策略……
EPCglobal(全球产品电子代码管理中心)是目前全球实力最强的RFID标准组织,其前身是北美UCC产品统一编码组织和欧洲EAN产品标准组织,合并后称为EPCglobal。 现在,EPCglobal又成为GS1环球标准组织的一员,成为其致力于RFID标准的机构。6月21日,美国吉列公司副总裁兼EPCglobal管理委员会主席Richard Cantwell、GS1执行总裁Miguel Lopera、沃尔玛公司执行副总裁Linda Dillman等在北京召开EPC管理委员会会议,决定增加一名中国代表参加EPC管理委员会;同时Richard Cantwell还拜访了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主任李忠海。6月22日,又召开了第三届中国国际EPC与RFID高层论坛,向三、四百位来宾“布道”。
就在EPCglobal一行浩浩荡荡来京之际,AIMglobal即全球自动识别组织主席Daniel llen和ISO/IEC(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Craig rmon也“相约”于6月20日前后分别拜访了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和实华开公司,推行其RFID标准;而日本RFID标准组织——泛在技术核心组织UID的创始人坂村健先生则于6月16日来华拜访了信息产业部。即使羽毛尚未丰满的IP-X,即南非、澳大利亚、瑞士等国的RFID标准组织,也对中国市场“饶有兴趣”。6月8日,IP-X创始人Froneman及Ipico公司CEO Jonannes Cornelius来华拜访RFID中国联盟。
RFID似乎一片叫好声。
叫好不叫座
与RFID标准组织的“头头”对中国市场的热情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用户对RFID始终保持谨慎的乐观。
目前,国内只有极少数单位在试点应用RFID,如上汽集团将RFID应用于汽车制造质量管理中,中国邮政利用RFID分拣邮包,军队在车牌中用RFID打击“冒牌车”等,但所有用户无一例外地在闭环中试点应用RFID。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曾经在某制衣厂试点应用RFID。在制衣生产线物料配送系统中采用射频技术后,每个智能吊架上承载的可以是不同款式的衣料,把其加工所需的所有要求都写入射频卡中,流水线上各个工作站都配有读写终端,这样就可以准确地按照预定的要求和工序进行加工了,从而大大减轻了主控计算机在整个系统调度中的工作量,解决了原来一条生产线不能同时生产多种款式产品的问题,也提高了生产工艺流程的可靠性。
但是,“一瓶可口可乐我们才挣几分钱,可是一个RFID标签成本就是几块钱。”华普超市信息总监沈强承认,尽管仓库库存和货架缺货是他最头疼的问题,RFID也能迎刃而解,但短期内他不会考虑使用RFID。
如果说成本下降还指日可待,而中国将采用何种标准则有些遥遥无期,这无疑是RFID应用最大的樊篱。首先,RFID的使用频率还没有完全开放。信息产业部无线电管理委员会频率规划处处长李健介绍,仅管我国已有RFID开放频段,但是并不属于国际上应用范围最广的频段。当前国际上在UHF(超高频)频段的RFID主要技术使用860MHz~960MHz频段。所谓的标准之争,主要也是指在这一频段下的标准争夺。因为它最具有适用于国际间物流管理的特性。
依据我国的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MHz频段主要业务为固定和移动,次要业务为无线电定位。“老实说,中国在这个频段上已经没有空闲的频率直接规划给RFID使用。因此,我们在考虑这一频段的RFID频率规划时,必须慎重考虑RFID业务与现有的无线电业务频率的供应问题。”李健说。
一个现状是,RFID目前只能在闭环中应用,因为860MHz~960MHz频段还未开放,若在闭环中应用只要不影响其他系统的安全,无线电管委会就睁一眼闭一眼,但若开环在860MHz~960MHz频段间应用RFID就属于违法;更重要的是,由于国家尚未颁布RFID标准,上下游企业间难以信息共享而且将冒设备不符合规定的风险,因而多数企业不愿意贸然推广RFID。
醉翁之意
国际RFID标准组织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而是明天的中国RFID市场。中国的制造业市场庞大,是RFID发展的黄金市场。
信息产业部十进制络标准工作组组长谢建平算了这样一笔账:按照EPC现在每个电子标签号码即域名每年收5000元至4万元计算,中国现有近6000万户大小企事业和个体业主和具有商业行为的自然人,按平均每年收1万元,这些国际组织的代理商每年将会收取6000亿元!
更重要的是,中国作为世界的制造业中心,也是最大的消费国之一,毫无疑问将成为RFID技术应用的大国。RFID中国国家标准的制定,将最终影响着在全球销售的中国产品在生产、物流配送、仓储、零售、消费者、废置整个生命周期内的活动。
ISO/IEC(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工委员会)主席Craig rmon说:“今天沃尔玛70%的商品都是在中国制造的,中国对于沃尔玛来说太重要了。所以我们必须和中国合作,在标准、监管方面相互兼容,相互配合。”
市场调研公司Allied Business World报告显示,2002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是11亿美元,其中日本占1.8亿美元,美国占6亿美元。预计2005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可达30亿美元,2010年达70亿美元,平均增长率为26%。在中国,未来三到五年,每年至少需要30亿个以上RFID标签。其中,电子消费品将需求8300万个标签,香烟产品将需要8亿个标签,酒类产品需要1.3亿个,IT产品大概需要13~14亿个。而以上这些数字仅仅涉及商业流通领域的部分产品,如果再考虑到其他领域,如现代服务业、生产制造、邮政,医药卫生、军事等,数字将更加惊人。毫不夸张地说,谁成为中国的RFID标准,谁就将成为世界的RFID标准。
五大RFID标准势力
RFID标准大致包含四类:技术标准(如符号、射频识别技术、IC卡标准等);数据内容标准(如编码格式、语法标准等);一致性标准(如印刷质量、测试规范等标准);应用标准(如船运标签、产品包装标准等)。其中编码标准和通信协议(通讯接口)是争夺得比较激烈的部分,它们也构成了RFID标准的核心。
在参与“中国争夺战”的五大RFID国际标准组织中,EPCglobal的势力最大,也叫得最欢。据介绍,EPCglobal是以欧美企业为主要阵营的RFID标准组织,拥有533家会员,其中终端用户234家、高级会员299家,拥有沃尔玛、思科、敦豪快递、麦德龙和吉列等“贵族”级会员。 EPCglobal利用Internet、RFID和全球统一识别系统编码技术给每一个实体对象惟一的代码,构造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信息互联(物联)。目前EPCglobal已经发布了一系列技术规范,包括电子产品代码(EPC)、电子标签规范和互操作性、识读器-电子标签通信协议、中间件软件系统接口、PML数据库服务器接口、对象名称服务和PML产品元数据规范等。谢建平说:“预计3年之内EPC的技术在全球及在中国会有很大的改观,5年之内将有可能实现全球推广。”
早在2003年EPCglobal就与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接触,并于2004年4月22日成立了EPCglobal China,授权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作为EPCglobal在中国的惟一代理机构,负责EPC代码在中国的注册、管理和相关工作的推进和实施;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院长、中国物品编码中心主任矫云起兼任EPCglobal China主席。
和EPCglobal相比,ISO/IEC有着天然的公信力,因为ISO是公认的全球非营利工业标准组织。与EPCglobal只专注于860MHz~960MHz频段不同,ISO/IEC在各个频段的RFID都颁布了标准。ISO/IEC组织下面有多个分技术委员会从事RFID标准研究。ISO/IEC JTC1/SC31,即AIDC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分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或已颁布的标准有不同频率下自动识别和数据采集通讯接口的参数标准,即ISO/IEC18000系列标准。ISO/IEC JTC1/SC17是识别卡与身份识别分技术委员会,正在制定或者已经颁布的标准主要有ISO/IEC14443系列,我国的二代身份证采用的就是该标准。此外,ISO TC104/SC4识别和通信分技术委员会制定了集装箱电子封装标准等。
日本泛在技术核心组织UID目前已经公布了电子标签超微芯片部分规格,但正式标准尚未推出;支持这一RFID标准的有300多家日本电子厂商、IT企业。日本和欧美的RFID标准在使用的无线频段、信息位数和应用领域等有许多不同点。日本的电子标签采用的频段为2.45GHz和13.56MHz,欧美的EPC标准采用UHF频段;日本的电子标签的信息位数为128位,EPC标准的位数为96位。日本的电子标签标准可用于库存管理、信息发送和接收以及产品和零部件的跟踪管理等;EPC标准侧重于物流管理、库存管理等。去年4月,实华开公司与日本T-Engine论坛签署合作协议,允许实华开公司建立中国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泛在ID(uID)中心,负责对T-Engine论坛开发的UID技术进行测试等。
AMI和IP-X的势力则相对弱小。AIDC(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and Data Collection) 组织原先制定通行全球的条形码标准,于 1999年另成立了AIM(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Manufacturers) 组织,目的是推出 RFID 标准。不过由于原先条形码的运用程度将远不及 RFID ,亦即 AIDC 未来是否有足够能力影响 RFID 标准之制定,将是一个变量。 AIM 全球有 13 个国家与地区性的分支,且目前其全球会员数已快速累积至1000多个。而IP-X则主要在南非等国家推行。
策略各异
在国际RFID标准组织明争中国市场的同时,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科技部、信息产业部等也在建立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标准,有的
声明:
本文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共同分享学习,如作者认为涉及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核实后立即删除。
- 2023-03-25中国一拖领导为离休干部颁发抗战纪念章
- 2023-03-25益生菌存活率提高千倍黑科技打造酸奶全新品类
- 2023-03-25农机交易会观察农机产业转型升级引关注0
- 2023-03-25中国国电十二五在冀投900亿元项目建设
- 2023-03-25我国自主研发的500千伏交联聚乙烯海缆通过出厂试验
- 2023-03-25山特维克截齿助力鄂尔多斯煤矿生产
- 2023-03-25智能技术装备工业好帮手
- 2023-03-25制造业人才专业技能决定能否入行
- 2023-03-25一拖摄影协会举办数码影像专题讲座
- 2023-03-25三一吊装名人堂张宏占狭路相逢勇者胜